中国名牌产品评选 究竟该谁说了算
发布时间:2010-07-20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7月17日,有消息称,根据《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规定,名牌标志将被陆续禁用,最晚的将于2012年期满。届时,“中国名牌产品”标志将走入历史。该消息还称,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2005年公布的493个中国名牌产品,于今年9月有效期满;2006年公布的556个中国名牌产品,于2011年9月有效期满;2007年公布的856个中国名牌产品,于2012年9月有效期满。
不过,针对“中国名牌产品”将停止的消息,国家质检总局予以否认。中国质检总局表示,“中国名牌产品”将终结系误读,这是对质检总局最近发出了一份名为《关于中国名牌产品有效期满后标志使用问题的通知》的曲解。质检总局还说,不但目前没有确定今后停止使用“中国名牌产品”,相反,正在研究并重新启动中国名牌战略。质检总局还称,中国名牌的评选机制一定要改变、创新。
在笔者看来,“中国名牌产品”这一殊荣,既能唤醒我国企业的品牌意识,也能帮助打造出一批知名品牌,为中国企业抢占市场份额乃至出口国际市场建立了赫赫功勋。然而身为中国名牌产品的三鹿奶粉,却于2008年曝出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这使不少消费者对中国名牌产品充满了质疑,也或多或少给其它中国名牌产品带来不利的影响。
中国名牌产品是怎么评选的呢?根据《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规定,中国名牌产品是指“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用户满意程度高、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据笔者了解,申请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需具备“年销售额、实现利税、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居本行业前列”等8个条件。
从2001年开始,质检总局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名牌产品”评选,并于2005年推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评选。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质检总局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因此最后一批“中国名牌产品”名单停留在2007年;在2008年和2009年,没有新的“中国名牌”出炉。
根据中国名牌产品评选的“年销售额、实现利税、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居本行业前列”等八个条件,我们不难看出,评选出来的产品与其说是名牌产品,不如说是“强”牌产品,企业规模大、效益好、缴税高……但是,“名”字体现在哪儿了呢?难道实力强的企业就一定会知名度高吗?郭台铭旗下的鸿海集团跻身世界500强,然而如果不是今年接连发生的富士康事件,又有多少消费者知道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呢?
笔者认为,企业的知名度是相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质量好、影响范围大、销售渠道广、用户满意度的产品往往很知名,即使它的销售额不是太高。这样以年销售额等条件进行中国名牌产品评选,跟评选世界500强企业又有什么区别呢?那我们干脆别评选中国名牌产品了,直接评选中国500强企业算了。既然称为“中国名牌产品”,就得根据产品在消费者中间的知名度,让消费者的口碑说了算,而不是让企业的经济实力说了算。
此前,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质检系统质量工作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透露,中国名牌的评选机制一定要改变、创新。其中提到,中国名牌要在市场竞争中产生,要得到消费者认可。因此业内分析,新的中国名牌战略将更多倾听消费者的声音,这也让笔者感到莫名的欣慰。
过去,人们往往把君民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而笔者认为,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也可以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只有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得到消费者的信赖,企业这艘舰船才能获得足够的浮力去乘风破浪。评选中国名牌产品,消费者的口碑才应该是最重要的。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