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产需缺口常存 产区亟待政策扶持
发布时间:2011-06-16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国家发改委经贸流通司副司长刘小南15日在大连举办的“2011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表示,在今后一个时期,国内棉花生产必须能够保障国内自用棉需求,而其它部分用棉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调剂,发挥纺织工业的现有优势。
刘小南指出,当前棉花进口约占国际市场的1/3,国内棉花产需缺口长期存在,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预计棉花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国内棉花生产。同时,棉花加工企业、流通企业非常分散,一旦市场形势发生变化,特别是资源紧缺的时候,市场无序情况就会比较突出。
对于棉花自给率应该保持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刘小南提出,在今后一个时期,国内棉花生产要能够保障国人自己的穿衣用棉。这不仅仅是棉花产业的地位所决定的,也是实现中国棉业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其它部分用棉可以两头在外,更多进口棉花,这样也能够把纺织工业的现有优势继续保持和发挥出来。
刘小南指出,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棉花产业的调控和引导,并从品种上统筹考虑粮棉油糖各方面的关系,通过保护农民利益调动积极性来保持棉花产业的竞争力。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也在会上提出,为了保障自用棉需求,国家酝酿从政策层面扶持棉花产业,包括巩固发展新疆棉区,棉花种植面积不能低于2200万亩;恢复冀鲁豫棉区,不能低于3100万亩;长江流域棉区虽形势不乐观,也要尽量保持在2000万亩以上。
方言指出,国家在2000年以后对棉花生产性投入不足,导致地方政府抓棉花生产积极性不高。目前,棉花生产性的扶植政策远逊于粮食,粮食的补贴政策比较多,但棉花生产只有良种补贴和临时收储制度。特别是在农业生产资料补贴当中,新疆显得尤为不足。
据调研,新疆棉花平均财政转移支付补贴每亩约6元,而黄淮海地区为34元,江苏是60元。而且由于新疆小麦、林果效益非常好,政府对发展棉花热情不高,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情况。
方言建议国家给予新疆这样的棉花调出地区特殊扶持政策,对棉花进行生产性补贴,以直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恢复棉花种植面积;在新疆发展专业经济组织,鼓励流通企业加强与棉农的合作,在市场调控方面完善检验标准体系,真正做到优质优价,加强棉花市场调控,避免棉价大起大落。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