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出台月结保底政策 粘胶短纤产销回落至2~3成水平
发布时间:2011-04-1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受益于棉花,1月份粘胶短纤价格稳步提高。但自2月中旬开始,市场成交量每况愈下,行业库存水平日益拉升,逐步逼近安全警戒线。在高库存压力下,3月份不少生产企业出台月结、保底等相关政策,但也只能在无人买单的窘境中“裸奔”。
在疯狂棉价的助力之下,1月份国内粘胶短纤市场一路上扬,先后突破25500元/吨、26000元/吨、26500元/吨重要关口。节前最后一周,虽然受春节放假气氛及运力影响,粘胶短纤市场成交量有所萎缩,然而在低库存、高成本的支撑下,粘胶企业惜售心态明显,甚至一度暂停签单。
春节之后,因用工形势紧张,下游人棉纱厂开机率恢复迟缓,市场处于半休市状态。尽管市场成交量并未形成规模,但在上游棉短绒、棉浆粕价格大幅拉涨的作用下,化纤工厂纷纷上调产品报价。截至2月15日,粘胶短纤1.5D*38mm市场主流价格在27500元/吨或略偏上水平,个别较高28000元/吨以上有小量成交。
受此鼓舞,粘胶短纤行业酝酿再次集中提价。2月19日,行业经营会议于萧山召开,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周内执行价不低于28500元/吨、月底目标价29000元/吨。2月21日,山东海龙、唐山三友、澳洋科技、萧山富丽达等企业相继将报价上调500元/吨至28500元/吨。然而受棉花调整影响,市场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大,新价位成交寥寥,市场产销回落至2~3成的低位水平。
进入3月,粘胶短纤市场进入下滑通道,商谈重心不断下移。由于在前期追涨的过程中,下游人棉纱厂大量补仓,手中普遍已有1~2个月的原料库存,短期入市采购意向不足,个别化纤工厂开始出现单日零产销的惨淡。临近月末,虽然市场主流报价维持不变,但实际商谈重心逐步走软至26500~27000元/吨,零星成交已经向26000元/吨逼近。因连续产销不畅,化纤工厂库存压力越来越大,行业整体库存上升至20~25天水平,个别较高已超过一个月。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