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不住了!
封了=疯了!
疫情反扑、集群封控、物流瘫痪,又见错峰生产!纺织市场简直雪上加霜!
太仓加弹加入封控
多个纺织集群市场卷入疫情漩涡
近日,继海宁、南通后,又一纺织重镇加入疫情管控了!4月10日,国内加弹重要市场太仓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24号通告根据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坚决阻断新冠病毒疫情传播链条,切实保护全体市民生命健康,经疾控专家研判,自4月11日6时至4月17日12时在G15以东市域范围同步实施静态管理。4月6日晚,家纺产业集群南通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发文:为减少人员流动导致的疫情传播风险,坚决快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对崇川区、通州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继续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几乎在同一时段,另一纺织重镇海宁也遭遇突如其来的疫情管控。
而连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多省市对高速公路加强管控措施,部分收费站出入口、服务区等关闭,高德地图上,因疫情防控而使得高速封路的红色标识密密麻麻。货运受阻的情况从上海及长三角扩散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封控严格的地区包括了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多个化工大省,甚至波及了长江经济带的十余个地区,覆盖企业超过万余家,可以说是国内纺织行业的“半壁江山”都受到了波及。
南通家纺、海宁经编及桐乡等地几乎全线停止运营,据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前海宁地区经编整体开机率在6-7成,实时管控后,海宁地区经编开工降至冰点。受其影响,加弹开工也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目前整体开工预估在3-4成附近。
对此,4月7日交通运输部紧急开会,全力保障物流。9日官网的报道指出,会议强调要确保“一断三不断”(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严禁在高速公路主线和服务区设置防疫检测点,严禁擅自关停高速公路服务区,通行管控措施不得层层加码、一刀切等。
但即使如此,总体看来,目前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防疫政策,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各地的政策不统一,导致了原先的市场流畅性正在被割裂,形成了一些小气候市场特性,预计在疫情之下,这种状态将成为常态;市场的风险性正在加大。
错峰生产又再次传来“噩耗”
当地众多化纤纺织工厂被波及
雪上加霜的是,当前本就艰难的物流市场已经让工厂苦不堪言,错峰生产又再次传来“噩耗”。
近日,市场流传一则消息,江苏地区网传又见错峰生产!按照当地要求,当地的众多工厂需要按照要求在4月8日-4月12日每日的0时-16时执行错峰管控!按照通知看,当地的众多化纤纺织工厂被波及到。
疫情反扑、集群封控、物流瘫痪
又见错峰生产
多日的疫情封控导致纺织品产区和销区“出不来”、“进不去”的现象频频发生,近期,国内纺织品销售继续承压,产销率未见好转。同时,由于国内疫情多地方出现,物流交通运输受到极大的影响,部分产销地出现断链的情况。而部分企业受到库存持续上升的影响,被迫继续调低开机率以此来缓解企业现金流的安全,以低开机来过渡求生存。下游坯布织造端高阳地区出现停机的情况,江浙地区疫情缓解,开机率稍微有恢复。
另一方面,国内疫情从之前的江浙沪广演化为沪区向内陆多地进行扩散的风险影响,导致了春季消费全面熄火,同时全国排行前列的经济省份受疫情拖累的影响,居民可选消费支出在3-4月份将大幅度下降。其次,疫情的跨区传播风险,也导致了物流运输跨区的流动性出现了问题,纺织产业链产区和销区“出不来”、“进不去”的现象频频发生,也直接导致了产业链中后道的紊乱。产成品库存不断上涨使得企业对于采购计划也极限收缩,整个产业链的流动性陷入僵局。
按照向后推演中下游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国内需求低迷订单仍旧难以起色,则中下游企业要被迫性的继续降低开机率和停产,以此来保存生存实力。二是国内疫情全面控制,生产流动性在国家刺激政策的引导下复苏,国内低原料库存水平迎来补库,带动上游销售周转率好转以及价格企稳。
从目前情况看,多地纺织贸易中心暂时关闭,导致了国内纺织市场需求持续萎缩,恢复期后延。加之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国际环境复杂,未来形势亦不明朗,给纺织服装行业已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今年以来,很多纺织人面临着现金压力、市场萎缩、环保督查、和急需转型的问题;尤其是疫情的影响,对企业来说更加是雪上加霜!
免责声明:本网站尊重各方知识产权,保护原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对转载、分享等文章内容里的陈述、观点、照片等,保持中立;本网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内容、素材涉及版权、授权问题,切勿举报,请与我们联系0575-8575170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