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乌鲁木齐、石河子、奎屯等地监管库反映,9月下旬以来,棉花采购主要以疆内纺织厂、贸易商采购为主,70%以上是汽运出库;而内地除少数纺高支纱、精梳纱的纺企及几家外商有询价和少量提货外,大部分内地用棉企业表现非常不积极;另外,今年河南、四川、云南等地絮棉、民用棉企业采购也较2014、2015年度显著降温;阿克苏、巴楚等轧花厂也表示,截至10月下旬前往年同期比较活跃的内地经营商、棉麻公司、絮棉客户迟迟没见踪影响,在监管库看货、协商的买家更寥寥。
河北某大型棉企分析,一方面纺企储备棉原料价格与2016/17年度新疆手采棉的差价近1000元/吨,纱线、坯布等下游消化难度比较大,中小用棉企业对16000元/吨的棉价抵触情绪较强;另一方面今年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虽然种植面积下降很大,且7、8月份降雨频繁,但9月份以来天气比较适宜,从皮棉公检来看地产棉的品质并不差,3128、3129的比例较高,而毛重提货报价15500-15700元/吨,大幅低于2016/17年度新疆棉。
18日疆内40衣分、13%以内水分机采棉收购价6.40-6.60元/公斤;40衣分手摘棉最低收购价7.20元/公斤(个别轧花厂降至7元/公斤,但基本收不上来),阿克苏、喀什部分棉区40衣分收购价降至7.30-7.40元/公斤,但日均收购量明显下滑。棉农、棉花经纪人对籽棉收购价大幅下跌表示不理解,暂缓两天交售,收购僵局有待打破。
10月15-17日,北疆奎屯、沙湾、精河及石河子等棉区籽棉收购价逐渐趋于平稳,40衣份手摘棉、机采棉的交售价分别为7.40-7.50元/公斤、6.40-6.50元/公斤,沙湾县棉花产业公司规定42%衣分及上收购价格不高于6.50元/公斤,低于42%衣分籽棉,每低1个衣分下降0.10元/公斤,而且对回潮超过11%的机采棉原则上拒收或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扣杂。对于收购价止跌企稳,一方面10月14日、17日郑期盘面中幅反弹,CF1701合约高点突破15400元/吨,较14日最低点上涨500元/吨以上,轧花厂和棉农、棉花经纪人的恐慌情绪减弱;另一方面近两日北疆大部分棉区遭遇降雨、低温,籽棉采摘、交售基本停滞,部分轧花厂也暂停收购,对今年霜期、低温或提前到来引发北疆棉花单产下降、品质下滑的情绪升温。
奎屯、沙湾等地棉花加工企业反映,国庆节后突出的感觉是伴随着籽棉收购价下滑0.30-0.50元/公斤,皮棉销售基本停滞,内地棉纺厂、经营商询价、拿货大幅减缓,轧花厂收购资金被占压越来越严重,停收、减收的农发行和信用社贷款企业不断上升。10月上旬,奎屯、石河子、乌鲁木齐等监管库2128、2129级(断裂比强度28.5cN/tex及以上,马值为B/A)手摘棉毛重提货报价16300-16500元/吨,但目前16000元/吨也很难成交;疆内纺织厂、中间商的采购报价集中在15800元/吨左右,而“21级”手摘棉的监管库成本则高达16300-16500元/吨,出售就意味着每吨亏损500元以上,因此即使有棉企已加工20-30批皮棉,短期出售的愿望却不强烈;而内地很多纺企仍有低价储备棉库存可以消化,采购并不积极。据了解,16、17日奎屯、精河等地棉籽成交价格降至2.35-2.38元/公斤(含上车费),轧花厂皮棉成本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