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出现在电视上的画面就很激动,感觉航天员穿着我们亲手设计和缝制的服装特别神气。”昨天,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身着新款秋冬常服首度亮相。看到这一幕,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成员王云仪教授这样说。今晨起,“上海设计”就将伴随航天员开展我国载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任务。
航天员服装数十个种类
无论春夏秋冬,中国航天员总是以一款灰蓝连体长袖服装出现在公众面前,这次有何不同?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设计研发了保障航天员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的一系列专用服装。其中,既包括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锻炼服、休闲服、失重防护服、睡具等,还有常服、任务训练服、专用服饰等地面任务服装共数十个种类,为航天员平添“科技+时尚”的气息。
航天员进入太空后穿什么?据悉,东华大学设计研发的中国航天员在轨运动锻炼服装、非工作日休闲服装等,已在9月15日搭载天宫二号进入太空,静待航天员前来取用。全系列航天服因不同类型而各具功能:有的能够帮助航天员在长时间太空飞行中起到对抗失重导致的肌肉萎缩,有的还能呵护航天员调节他们的情绪和心情,同时还要考虑舱内光线环境下进行摄影、摄像和图像传输后的显示效果。
不同于普通服装,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用于保障航天员健康的运动锻炼服装,每件衣服重量误差超过1克就为不合格,特殊部位的尺寸误差超过2毫米就要返工。
研发时测试要做上千次
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负责人、服装学院院长李俊介绍,因为航天任务对产品的高度可靠性要求,对航天员专用服装进行上千次各类整体和局部测试,慎之又慎力求精准完成。
在地面研发自由漂浮状态的太空衣时,团队专门设计建成“着装失重感觉模拟舱”,可以在地面模拟测量航天员在失重操作状态下服装的表现,以及航天员生理响应和心理感受。这一舱室平台中,让受试者能够自由滑动模拟漂浮是关键的一步。团队李小辉副教授最终筛选出符合技术要求的钢化玻璃。李小辉亲自穿上专用服装,连接上各种生理参数监测传感器,躺在小车上自由运动旋转,“相当于把天上的任务先在地上进行演练,把问题发现、解决在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