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以来,储备棉日均成交率持续回升,9月6日再次站上90.20%,恢复至8月份之前的水平;且日均成交价也从12996元/吨回升至13249元/吨,纺织企业和贸易商的观望、恐慌情绪大幅减弱,积极入市竞拍,其中9月5、6日非纺织企业的成交比例分别为41.96%、49.08%,表明贸易商的拿货热情正在迅速恢复。笔者认为随郑棉、电子撮合盘面价格持续振荡反弹(9月1-6日CF1701合约上涨810点,涨幅6%),新棉大量上市前供需压力仍趋紧的前提下,储备棉成交量、价齐升可谓“水到渠成”,原因归纳如下:
一、9月底储备棉轮出结束前,纺织企业有较强烈的补库要求。从调查来看,受“买涨不买跌”和2016/17年度新棉将提前10-15天上市的影响,8月中下旬以来中小纺织企业补库以随用随买为主,棉花等原料库存降至10-20天,但随着撮合、储备棉成交价反弹,纺企匆忙入市竞拍;一些小纱厂考虑到纺织业“金九银十”到来,开机率和产销形势回暖,委托贸易商参与竞拍或直接从现货市场采购储备棉;
二、新棉开秤价格大幅高于2015/16年度,用棉企业再次加大对储备棉轮出的关注。从已开秤东疆、南疆轧花厂反馈来看,40%衣分手采棉的收购价普遍达到6.50-6.80元/公斤,莎车、巴楚及阿克苏部分棉区衣分在41%以上衣籽棉收购价甚至达到7元/公斤;而兵团机采棉的收购价也高达6.30-6.50元/公斤,较2015/16年度开秤价大涨1.0-1.50元/公斤;喀什地区已上市的2128级絮棉报价14500-14700元/吨(未入库、未公检),高于目前储备棉成交价格1200元/吨以上。对一些纺C32S及以下支数的纺织厂而言,储备棉的品级、品质已完全可以满足配棉需要,没必要采购高品质高等级的新棉;
三、新棉的上市进度将落后于预期,特别是地产棉。首先,7、8月份内地棉区降雨较多,棉花品质和产量不乐观;其次,新疆丰产已成定局,而且棉花品质品级大幅高于2014、2015年度,低品质棉花供应预期下滑;再次,因黄河流域籽棉开秤价格仅3-3.2元/公斤,大幅低于农民4元/斤的心里期望值,惜售情绪非常浓厚,轧花厂同棉农的博弈期拉长,棉花资源上市缓慢;而对于手采棉6.50元/公以上、机采棉6元/公斤以上的价格,新疆棉花加工企业也谨小慎微,观望气氛占据主导,除少量絮棉上市销售外,大部分轧花厂计划9月下旬甚至10月上旬籽棉、皮棉形势逐渐明朗了再开秤或放量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