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深圳市民也许不知道,断码的“进口高档毛衣”或“外贸服装”,有可能来自国外的太平间。近日,深圳查获549吨从国外走私到国内的旧衣物,这是深圳历年来查获走私旧衣服最多的一次。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批衣服中绝大多数来自国外太平间、垃圾站、废品收购站。收购成本几乎为零,不法分子将它们翻新后,将以每件几十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所幸的是,这批“洋垃圾”在到达福建目的地之前就被查获,没有流入内地市场。(8月12日《新快报》)
外贸衣服,价格低廉,这些看似让市场垂涎的优势,却成为一些走私衣服可能存在重大问题的代名词。近日,在深圳海关截获的500余吨垃圾衣服,多是来自于太平间、垃圾回收站。可想而知,来自这些肮脏不堪地方的衣服,有的可能确实是名片,但其质量不仅难以保证,更有传播疾病的危险。拿什么狙击这些来自海外太平间的所谓外贸衣服,是一个非常现实且棘手的问题。
这些海外太平间衣服被走私入境,无非是一些不法人员借此牟取暴利,只是由于海关的火眼金睛将这些衣服识别出来,拦阻在海关之外。这或许是值得庆幸的。但是,反过来再想,倘若海关没有查获,那么这些所谓的外贸衣服将会影响多少“崇洋”消费者,又会衍生出怎样的卫生疾患事件?还有,在此次走私太平间衣服之前,是否有类似的走私行为,都需要海关等部门,加大对走私人员依法讯问得知。
太平间衣服入境国内,从国外的角度讲,是有利无害的。一是可以节省处理这些衣服的成本,二是还可以形成一个产业利益链,获得虽小但仍可成规模的利润。再加上中国市场对外贸服装的需求,就令一些海外人员与国内人员结成违法利益联盟。暴利之下,必有求者。不管是以固定结构的违法犯罪集团,还是临时拼凑的违法团伙,一旦瞄准了走私垃圾衣服的违法勾当,就很难下贼船了。
而作为国边境的守护者,海关显然承担着阻击太平间衣服入境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发挥好海关严查善查的职业敏感性,发挥好他们的侦察检查技能,把肮脏无比的太平间衣服狙击在国边境之外。特别是在利益面前,海关不能有见利忘义的情况。只有筑牢坚固的思想防线和政治防线,才能有意识守好关口,再配之以精湛的侦察技能,才能真正将太平间衣服狙击在国边境之外。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用什么办法能更好的远离“太平间衣服”的问题。还是老生常谈的内容,就是不要贪图便宜,要观察衣服的商标、外形是否完整,要从感观、味觉等方面进行判断,最重要的是,要到手续完备的经营场所购买外贸衣服,远离廉价外贸衣服的陷阱。
主动查、自觉防,最重要的还是要严肃查。对于走私入境的太平间衣服,还有赖于海关等各职能部门,加大对走私行为的查处力度。只有编织起密不透风全面覆盖的海关查处机制,才能真正营造出安全有序的市场营销环境,才能真正把“太平间衣服”钉在耻辱柱上,让其难以翻身最终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