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8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向暖,仍有所忧--“中国纺织企业经营管理者”问卷调查解读

 发布时间:2016-03-08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2015年,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十分复杂。全球经济增长缺乏稳定支撑,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国内经济结构性调整,要素成本上涨、节能环保等压力依然突出。为切实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真实状况,跟踪研究我国纺织企业景气变化情况,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行业和本企业发展的信心,及时反映企业经营管理者遇到的突出问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持续开展了纺织企业经营管理者调查问卷活动。从2015年共发放的4期问卷调查结果看,共收回有效问卷1092份,集中反映了纺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最新生态状况。
    
  据了解,2015年度4次调查样本涉及纺织工业各子行业,其中,家纺企业样本占比较高,其次是服装、棉纺和针织企业。从样本企业规模来看,中型企业占比最高,为50%左右。从地区分布上看,东部地区企业最多,占85%以上。从企业类型来看,则主要集中在私人控股企业。在所有样本中,一半以上的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分立、合并、收购及产能投入等重大活动,其中尤以新产能投入者居多,占比40%以上。

  根据调查数据测算,2015年纺织行业景气指数持续在50~60间徘徊,一二季度呈上升趋势,三季度有所下滑,四季度再次缓升,反映出行业整体受市场行情、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从分项指数来看,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市场需求有所提升。与全年行业景气指数趋势相同,新订单指数也呈现出一二季度上升,三季度回落的形势。具体来看,2015年一季度新订单指数为59.13,二季度为62.36,三季度为54.25,四季度为55.96。新订单指数的增加,带动供给增加。一季度生产指数为59.85,二季度为62.36,三季度为55.94,四季度为61.21,整体稳中有升。

  二是原料价格继续下行,库存仍居于下行区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继2014年暴跌40%多以后,2015年又下跌30%多,大宗商品综合贬值幅度达30%以上。我国纺织行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持续下行,从2015年一季度的55.54,持续跌至四季度的45.17,同时原材料库存指数全年在50上下浮动,依旧处于下行区间。

  三是产品销售价格继续下行,产成品库存稳定。伴随市场需求有所回升,原材料价格下降,使得产品销售价格下降。2015年一季度产品销售价格指数为49.26,继续下行,四季度产品销售价格指数为42.01。2015年一季度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0.74,持续上涨至四季度的54.69。

  四是从业人员继续减少。由于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智能化机器逐步引入,提升效率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工需求。2015年我国纺织行业从业人员指数从一季度的50.37,降至四季度的47.05。

  由此可见,虽然2015年我国纺织行业景气指数有所回升,但企业家对2016年一季度行业运行仍有所忧虑。经测算,企业家对2016年一季度我国纺织行业景气指数的判断仅为49.49,跌落分界线以下,进入下滑区间。

  经营质量 小型企业经营灵活渐入佳境

  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综合情况,30%以上的企业选择了“良好”。从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企业选择“良好”的比例高于东部、中部地区。从分行业来看,毛纺企业、产业用企业和家纺企业选择运行状况“良好”的比例均高于50%,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从企业类型上看,前三季度小型企业选择“良好”的比重低于大、中型企业,然而四季度调查显示,小型企业选择“良好”比重高于大、中型企业,说明小型企业开始充分利用自身经营的灵活性,提升生产经营效率。

  产业用产品生产量增加最多

  从企业主要产品生产量上看,有35%以上的企业有所增长。从分行业来看,产业用产品生产量增加的企业占66%。究其原因,或与我国面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生命健康等市场的需求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有关。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产品生产量增加比例显著低于中、小型企业。从注册资本类型来看,私人控股企业的产品生产量增加占比最高。

  对于2016年一季度企业主要产品生产量,预期增长的企业比重有26.4%,低于2015年四季度企业主要产品生产量增长的比例。在2016年一季度企业主要产品生产量的预期中,大型企业更为谨慎,选择预期产量增长的企业比重仅为18.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从分行业来看,在国内棉花价格波动、进口纱大量上涨的情况下,我国的棉纤维消费量下滑明显,使得棉纺织行业企业预期生产增长的比例较低,仅为15.9%。

  国际市场订单需求增长最高

  从全年来看,有四成左右企业订货(需求)量有所增加,其中,大型企业订货量水平较低。从分行业来看,毛纺企业、产业用纺织品企业、长丝企业、服装企业和针织企业订货量增加的比重较高。

  国外订单货(需求)量方面,有所增长的企业占30%左右。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企业的国际订单需求增长比重略高;从分行业来看,产业用、毛纺、服装及化学纤维制造业企业的国际订单需求增长比例最高。随着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国际市场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用纺织品出口国,产品不仅出口至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积极向韩国、日本、菲律宾等亚洲国家开拓。目前,美国是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增长最为强劲的出口市场,对美出口的增长成为稳定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出口、拉动国际订单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

  对于2016年一季度的预期,27.3%的企业预期订货需求会有所增加,可见,企业对2016年一季度的市场需求态度谨慎。从分行业来看,依然是在2015年表现较好的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和服装企业的态度更为积极乐观,预期订单量会有所增长的企业占比均超过35%。

  对国际市场需求预期方面,有23.6%的企业认为2016年一季度国外订货量会有所增加,这一数字较2015年四季度有所下降。

  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平稳下行
    
  2015年前三季度,20%左右样本企业主要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较往期有所提升,但第四季度,有35.4%的样本企业主要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较上期有所下降。从分行业来看,在库存巨大和需求不振的背景下,棉纺、化学纤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企业比例较高,前三季度均为35%~45%,第四季度分别升至为63.6%和64%。
    
  对于2016年一季度产品销售价格的预期,企业持谨慎态度。预计产品销售价格与2015年四季度持平的样本企业占59.9%,仅有9.4%的企业预计产品销售价格会有所上涨。
    
  在产品库存方面,总体来看,企业库存有所增加。从分行业来看,棉纺、麻纺及服装企业选择产品库存增加的比例较高,均超过45%。
    
  企业赢利明显提升
   
  2015年全年来看,有40%的样本企业赢利明显提升。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赢利增长情况在平均水平以上,大型企业中赢利增长的比重较少。从分行业来看,产业用、毛纺、针织、服装和印染企业赢利情况较为乐观,选择赢利增长的企业均在40%以上。面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加大投入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开拓新的产品应用和市场,在2015年全年呈现出效益良好的态势。
    
  不过,企业对2016年一季度的赢利预期却有所下降,预期赢利增加的企业比重为24.6%,低于2015年三季度实际赢利增加的企业比重;预期赢利减少的企业比重为30.8%,高于2015年三季度实际赢利减少的企业比重。
    
  六成企业设备利用率居高位
    
  在全年调查中,有60%左右样本企业的设备能力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且大、中型企业设备利用率高于小型企业。从分行业来看,棉纺、毛纺、针织及化纤行业企业设备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业占比较高,均在70%以上,而纺机、麻纺、服装、印染、家纺企业设备利用率不高,设备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业均低于40%。

  原料购进量呈量增价减趋势

  企业原料采购量方面,有30%左右的样本企业采购量有所增加。2015年四季度,有34.7%的小型企业原料采购量增加,高于平均值。对于2016年一季度原料采购量的预计,有22.1%的样本企业选择了“增加”,55.9%的企业选择了“持平”。

  主要原料购进价格方面,选择价格上升的样本企业占20%以上。对于2016年一季度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的预计,认为原材料购进价格会有所下降的企业居多。

  市场环境

  国内市场需求不足问题突出

  对于本企业现阶段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第一项选择“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样本企业较多于选择“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样本企业。由此可见,国内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仍为企业经营者面临的突出问题。

  从分行业来看,纺机、针织及长丝织造行业企业选择“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比重较高,说明这些行业的企业受内需影响更大;丝绸、毛纺及印染企业选择“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的比重较高,说明这些行业的企业受国际市场低迷的影响更大。

  关于本企业现阶段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第二项选择“成本上涨过快”的企业占20%左右,产业用企业选择此项的比例较高。在影响成本上涨过快的诸多元素中,制备产业用纺织品所需的高性能纤维销售价格偏高,是带动产业用纺织品企业生产成本整体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本企业现阶段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第三项选择“市场竞争激烈”的企业占40%左右,其中,针织和长丝织造企业选择此项的比例较高。
    
  景气状况

  服装产业用企业持乐观态度

  总体来看,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行业总体运行持谨慎态度。近两成的样本企业认为当前纺织行业总体运行乐观,而一半以上的样本企业认为运行状况一般。对于2016年一季度纺织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预期,选择乐观的企业比例为18.8%,选择不乐观的企业比例为32.4%。从分行业来看,丝绸、麻纺企业对行业当前的总体运行情况态度相对消极,选择不乐观的企业较高;服装和产业用企业对行业当前的总体运行情况看法相对积极,选择乐观的企业较高。

  其中,服装企业的乐观在于,许多企业经营管理者认为,服装产品与百姓生活消费息息相关,加之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自然选择,优势资源和机遇势必不断向优秀企业聚集,只要产品过硬,就一定会有曙光。而产业用企业的乐观态度缘于几方面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高速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改善,技术进步成效显著。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投入将持续加大,庞大的内需市场依然是行业增长的最大动力。此外,供给侧改革将会推动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先进装备更新和高级产能投资,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提升行业的竞争能力。
    
  对于2016年一季度国内外市场的预期,国外市场略好于国内市场。其中,预计2016年一季度纺织服装国内市场比2015年四季度下降的企业占39.9%;预计2016年一季度国外纺织服装市场比2015年四季度下降的企业占33.3%。

  热点问题

  用工成本上涨速度过快

  关于企业用工成本快速上涨问题的调查,60%以上的样本企业表示与2014年同期相比,劳动力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有30%以上的企业表示上涨幅度在10%~20%之间,上涨幅度在20%以上的企业占比不足5%。

  企业融资成本基本持平

  在关于企业融资成本的调查中,30%左右的企业表示融资成本有所增加,60%左右的企业表示融资成本与2014年同期持平,10%左右的企业表示融资成本较2014年同期有所下降。

  从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融资成本上升的企业比例较高,45%左右的样本企业选择融资成本较2014年同期有所提升;西部地区融资成本减少的企业比例较高,33%的样本企业选择融资成本较2014年同期有所减少。

  从企业规模来看,依然是大型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更为明显,超过40%的大型企业融资成本较2014年同期有所提升,其次是小型企业,35%左右的小型企业融资成本较2014年同期有所提升。

  网络销售渠道建设有力

  有关企业网络销售渠道建设的调查显示,随着“互联网+”的持续推进和发展,60%左右的企业有自建网络销售平台或入驻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开展产品销售业务。从分地区来看,中西部地区样本企业网络销售积极性更强,65%左右的中部企业和70%左右的西部企业有网络销售渠道。从分行业来看,服装及产业用行业企业中开展网络销售的企业比重较高,均在80%以上,且均以入驻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为主。而在自建网络销售平台方面,麻纺及丝绸行业企业的比重较高,分别为33.3%及42.9%。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