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3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丛书在沪首发

 发布时间:2014-12-24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23日,《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丛书在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举行首发仪式。

  之所以选择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作为研究对象,东华大学教授兼本书主编包铭新表示,“因为北方少数民族那种独特的进取心和开拓心”。当然,由于之前的研究都追求覆盖各个少数民族,时代上更偏重近现代史部分,这也成为丛书以北方古代的民族服饰历史为主题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

  “对这方面的研究,除了学术好奇,我更注重的是‘爱国心’,要怀揣爱国热情,当然也不能因为热情而带来学术上的误判”,包铭新强调。

  本丛书以历史图像为主要研究材料,以服饰复原为新研究方法,对研究丝绸之路沿线的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就文物保护研究而言,服饰复原对丝绸之路上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也起到相应作用。

  此外,就社会文化价值而言,丛书围绕民族地区服饰文化展开,体现中华文明积极吸收不同民族的有益文化,有利于边疆地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包铭新补充道,“这对我们现实社会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据了解,本丛书共分为六卷,针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匈奴、鲜卑、回鹘、契丹、吐蕃、党项、女真和蒙古族服饰进行研究及系统的叙述。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介绍说,丛书的每一章节都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累积起来的,“具有很好的学术和研究意义”。由于此书是围绕丝绸之路上少数民族的服饰研究开展,赵丰还建议“希望丝绸之路上的研究可以做大,最终能做成国际性的研究”。

  东华大学副校长李永智表示,《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研究》不仅揭示了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对中国服饰文化制度创建形成的重大影响,而且有力证明了作为中华少数民族大家庭成员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