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一些企业工厂也想接个大单,多挣点钱让工人们好好过年。位于江陵县熊河镇的一家纺织厂,原以为签下了一份大额外贸出口订单,如今却陷入濒临倒闭的困境,中间究竟遭遇了什么?
敞亮的厂房,整齐的设备,如今却是空无一人,这家位于江陵县熊河镇的纺织厂已经停产了5个多月,在现场记者遇到了几名前来讨要工钱的纺织工人。
好好的工厂,现在却变成这样。工厂的负责人袁祖英告诉记者,拖欠工人们的工资也是无奈之举,厂里现在积压了2万多件羊毛呢风衣,总价值650万元左右。这些衣服为何卖不出去呢?这还得从去年7月份说起。当时,这家纺织厂的业务经理,在网上看到一则服装生产合作信息,香港的一家公司想寻求合作伙伴,生产2万6千件风衣。看到商机后,袁祖英派人前去考察,在对方提供了90万美金的银行信用证明后,袁祖英与对方签订了2万6千件羊毛呢子大衣的生产合同。对方要求纺织厂找他们指定的面料供应商进货。
袁祖英说,签订合同后,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们立即找对方指定的面料供应商,购买了272万元的布料进行生产,并向作为中间商的对方公司支付了36万元的佣金。开始生产后,工厂的版样师陈德银发现了问题:对方提供的风衣尺寸明显和平常不一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厂向对方公司发去了确认函,不过始终没有得到答复。纺织厂以为对方默许了他们的做法,便按照常理对定制风衣的后背宽度进行了修改,可这一修改却出了问题。
合作的公司以尺寸有误差为由拒不收货,2万6千件、价值650万元的男式羊毛呢风衣只能积压在仓库里。这个沉重的打击让原本红红火火的企业濒临破产。袁祖英说,年关将至,现在他还欠着工人们62万元的工资。现在,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把这批风衣卖出去,把拖欠职工的工资发了。
同时,记者也咨询了律师。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工厂一定要先确定清楚之后,再开始生产。
遇到这样的事情,对纺织厂来说,确实是个沉重的打击。现在,袁祖英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2万多件羊毛呢子大衣卖出去,尽量减少损失。如何卖出去,袁祖英也想了很多办法。
从昨天开始,袁祖英就组织员工,在中央大道地下商业街进行低价甩卖。原价一千多元的羊毛呢子大衣,全部以200元的价格出售。袁祖英说,这些衣服光是成本,都不止这个价钱。在衣服的设计上,工人们也花费了不少心思。
现在,为了能让工厂度过难关,袁祖英只能咬牙低价处理掉这些衣服。很多市民知道纺织厂的遭遇后,也专门来到地下商业街,买件羊毛呢子大衣,只当自己出份力。还有一位热心市民,专门来到店里,捐出了1000元现金。有了这么多热心市民的帮助,这两天衣服的销量也还不错。
为了能让衣服尽快卖出去,袁祖英还想了不少办法。张兵是做电子商务的,得知纺织厂的遭遇后,主动帮纺织厂做了一个淘宝网店。虽然网店才刚成立几天,不过销量还不错,每天的成交量在三四十件左右。
得到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袁祖英非常感激。同时,她也相信,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接下来,低价甩卖还会在地下商城持续一段时间,有需要的市民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