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2

分类导航
财经新闻

[两会快报]政协委员吴海燕:中国设计教育转型正当时

 发布时间:2014-03-1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吴海燕参加本次“两会”共关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信息交流。她说:“前段时间中国工程院在做一个创新中国战略规划的项目,里面涉及文化、设计与低碳,就联系我来找一些文化艺术设计的案例以配合推出‘好设计’,这就让我联想到现在是时候让中国人来做自己的品牌了,我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就把企业放在第一位,技术放在第二位,设计放到第三位。然而,工程院院士却说这个顺序要倒过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整合,当下应该是以时尚产业为引领,这使我去反思一些内容。纺织行业在中国是一个很基础的行业,目前企业都在做转型升级,设计和设计教育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
  二是中国服装设计师的转型。“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看到中国设计师有长足的进步。有服装企业的负责人也对我说,国外的设计师都是专注地做一个品类或单个产品,不像中国设计师从面料设计到实体店设计都要把关,因此我对中国的设计教育非常有信心,从服装设计、家纺设计到现在的文化品牌设计,我认为未来中国以文化为导向、以时尚为支撑的文化品牌设计将大有可为。”
  此外,在网络时代,设计师的服务模式也在发生变化,比如一个设计师原来是为一个品牌服务的,但现在在杭州就出现了设计师团队“外包”的形式。吴海燕举例说:“一家羽绒服企业原先一年要设计开发1000件衣服,但当我们的设计管理团队进入之后就建议他们只要300件就足够了,企业通过实践确实尝到了甜头。”
  三是中国设计教育的转型。中国设计教育走过了30年,最早都是向日本、韩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美国的设计教育看齐,但是中国的设计教育在每一个院校都有很大不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吴海燕说:“因此,我们一直在呼吁教育界做中国式的特色教育,展开如何立足本国特点的教育思考,来培养真正面向企业的设计人才。”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