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部长级会议2月25日在新加坡结束,与会代表未能就关税与其他跨市场议题达成共识,何时完成谈判仍是未知数,据传可能要到5月继续再谈。
与会12国部长重申,这四天会议已获得长足进展,但谈判结束时未能达成TPP时间表的共识。美国力挺的TPP希望达成调降关税、建立跨国贸易议题的共同标准;这12国占全球经济产值的40%。
纽西兰贸易部长葛罗瑟在记者会说:「市场开放就某方面来说是任何贸易协议的核心与灵魂,所以直到该问题解决前,我们无法敲定协议。」
各国仍难以克服对进口关税的长期歧见,尤其是美国与日本间。这两国代表在谈判期间曾两度集会,仍无法突破僵局。
另外,知识产权、国营企业法规与政府采购争议,也是棘手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美国政府能否顺利推动贸易促进授权法(TPA),避免国会修改TPP协议。欧巴马就此案已遭民主党内人士反对,与会国家也担心少了TPA,美国国会将可修改达成的协议内容。
由于TPA属美国内政议题,并未排入这次会议议程。对于台湾和南韩等国有意参加TPP谈判,各国认为时机仍过早。
外界普遍预测TPP协议可能无法在美国总统欧巴马4月访问亚洲前敲定。
美国贸易代表傅洛曼说:「我们尚未进一步拟定下次会议的计划。」不过,日本共同社引述消息来源指出,TPP谈判国考虑5月再度开会,但地点尚未敲定,希望在美国11月中期选举前做出结论。
参与TPP谈判的12国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澳洲、纽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越南、智利、墨西哥与秘鲁。
中文名称 | 跨太平洋伙伴协议 |
发起时间与发起国 | 由新加坡、纽西兰、文莱、智利于2005年签署成立 |
主要成员 | 除4个发起国外,另包括澳洲、马来西亚、秘鲁、美国、越南 |
已加入第一轮谈判国 | 墨西哥、加拿大、日本等 |
有意加入第二轮谈判国 | 台湾、南韩、菲律宾、哥伦比亚、寮国、哥斯达黎加、泰国 |
TPP主要内容 | 货品贸易、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措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和竞争政策等 |
TPP的重要性 | TPP会员国产值总和占全球总产值逾40% |
加入TPP对台湾的好 | 能增加出口与外人来台投资 |
未加入TPP对台湾的威胁 | 遭TPP成员排挤、导致出口、投资重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