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3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用劳动实现“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3-05-0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作为全国纺织行业的“职工之家”,今年以来,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密切关注纺织行业的改革发展,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解决广大纺织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前夕,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王晓峰。
  记者:工会今年将致力于哪些工作的开展?
  王晓峰:一是在拓展源头参与、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产业职工权益实现的突出问题上力争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健全与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并推动联席会议制度向基层延伸。加大调查研究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影响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产业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推动问题的解决。
  二是在开展劳动竞赛、以竞赛促进产业职工技术技能素质提升上力争取得新突破。与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协会密切合作,大力开展行业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产业职工队伍。不断探索职业技能竞赛的新思路、新方式,丰富竞赛新内涵、新载体,增强竞赛针对性、实效性和广泛性,扩大竞赛的覆盖面。尤其要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较快而劳动竞赛又相对滞后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动竞赛活动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广泛开展。
  三是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上力争取得新突破。
  四是在推动造纸、皮革、印染等行业节能减排,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上取得新突破。继续加强与有关协会的合作,在造纸、皮革、印染等行业大力开展“节能减排达标竞赛”等活动;积极引导行业广大职工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五是在开展维权帮扶、积极构建行业和谐劳动关系上取得新突破。
  记者: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之一,您认为推动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的意义何在?如何具体实施?
  王晓峰:党的十八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要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当前,持续推动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是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2年,我会与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共同开展了全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达标竞赛活动。各省市纺织印染行业协会和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积极组织本地区的竞赛和推荐申报工作。活动共收到申报项目63项,申报范围涉及10个省,印染产能占全国的95%以上。通过专家组的审核,最终评选出全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优秀企业3家、先进企业15家,全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优秀班组3家、先进班组5家,全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优秀个人3个、先进个人5个。全国总工会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拟在“十二五”期间分两批表彰在竞赛活动中表现突出并符合有关规定的企业、车间、工段、班组。
  为推动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今年我会将与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共同开展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情况的调研活动和做好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成果宣传推广等活动。其目的主要在于总结各地各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主要经验,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和支持,促进先进经验的推广应用。
  记者:作为全国劳模,纺织女工杨普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您认为宣传推广典型人物的必要性和意义何在?
  王晓峰:当前,不尊重劳动者、轻视劳动的现象有所滋长,一些人急功近利、投机炒作,期望“一夜暴富”,而许多诚实经营、勤奋工作的普通劳动者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不仅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也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深入宣传各行各业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以劳模和先进人物的事迹和奋斗精神激励广大职工、赢得社会尊重很有必要。
  长期以来,纺织行业一直是我国具有优良传统的行业,先后涌现出了郝建秀、赵梦桃、邓建军等一批又一批劳动模范,为全行业乃至全社会树立了榜样。今年,我会向全国总工会推荐报送的2013年全国重点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中,石家庄常山纺织公司恒盛分公司织造车间值班长杨普同志被中宣部确定为重点宣传的典型。日前,中央电视台等9家中央媒体和3家行业媒体对其进行了采访。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活动的意见》,积极发现、培育优秀人物和集体,给予大力宣传。
  如今,“中国梦”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中国工人阶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力军,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一方面,要大力弘扬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理念,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自己企业里、在本职岗位上,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主旋律,使通过劳动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真正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共同心声和普遍追求,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价值”的良好社会氛围。这也是工会组织应有的行动和担当。
  记者:今年全国“两会”中,有代表建议相关部门对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予以重视,起到引导作用,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王晓峰: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一代农民工有很多不同之处,特别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更强烈、更迫切,“体面劳动”成为他们的新追求。从我们对财贸轻纺行业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调查来看,一些企业和工会组织对职工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重视,能根据自身特点和职工要求,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活动。如在企业开辟精神文化宣传阵地,建立听取意见和信息反馈等制度,设立职工书屋和文体活动室等文化设施,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但总体上看,目前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在客观条件上,职工参加精神文化活动的愿望迫切,但闲暇时间不够,参与精力有限;在提供服务上,企业作用明显,社区投入不够,社会供给难以满足;在活动内容上,群体活动向往团队交往和素质提升,个体活动偏向自我消遣和娱乐放松,活动的社交性不足;在观念认知上,生活态度更加务实,个人价值诉求凸显,但更趋多样化和不确定性。导致目前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职工期待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层面的原因,也有企业、社会层面的原因;既有精神文化供给滞后于职工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又有各责任主体整合协同不力的系统性矛盾。
  因此,我们认为,丰富企业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注意把握职工的特点、需求和发展趋势,将之纳入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全局中通盘考虑。一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部门要将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纳入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率,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二是企业要履行好责任。一方面加强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好工作与休息时间,使职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精神文化活动中来;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增加文化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还要关心职工身心健康,做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培育和引导职工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三是要突出工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工会文化阵地的作用,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把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体育场、职工技校、职工书屋等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企业、深入职工,创作出更多反映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优秀文化产品。针对企业实际组织开展职工歌咏比赛、文艺晚会、书法绘画摄影展、征文演讲比赛、体育比赛等活动,为广大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努力建设职工群众共有精神家园。四是要提升社区的平台价值。抓好社区的文化机制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活动建设。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