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2

分类导航
财经新闻

何志成:西方国家的绥靖货币政策

 发布时间:2013-02-18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西方国家政府的“绥靖”心态完全被市场投机者所利用,他们摸透了这些货币政策管理者的矛盾心态--既想玩弄弱势货币(汇率)政策,又怕别的国家更加宽松,释放更多的流动性,导致“祸水”倒流,于是顺势操纵汇率,导致外汇市场波动性加大,赚钱更容易。

  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5-16日在莫斯科举行。对于各界广泛关注的“汇率战争”问题,会后联合公报称,各国要推进市场决定的汇率体制,坚决抵制竞争性贬值,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本周全球市场最大的事件无疑是G7会议与G20会议。这两个会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全球主要大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领导人们非常正式地讨论了汇率问题。而汇率问题之所以必须讨论,并且需要对政府行为进行规范,是因为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为了加快经济复苏或者助推本国经济成长,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公开声明干预汇率,主张采取货币贬值战略。而这一风潮一旦蔓延,西方主要经济体都会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策略,有可能出现以货币或曰汇率为武器的“战争”。

  虽然欧盟领导人说:各国领导人和货币管理者要慎用“货币战争”一词,但他们其实心里很清楚,货币(汇率)的确有可能成为争议最大的经济政策工具。

  很长时间以来,西方国家经常攻击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G7会议甚至G20会议都经常听到他们指责人民币的声音。而最近的会议几乎变成了西方国家间的相互指责,他们终于承认: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不在干预汇率,甚至有些国家的确在操纵汇率——当然这是不可言喻的,因为大家是半斤对八两。

  恰恰是这些西方国家政府的“绥靖”心态完全被市场投机者所利用,他们摸透了这些货币政策管理者的矛盾心态--既想玩弄弱势货币(汇率)政策,又怕别的国家更加宽松,释放更多的流动性,导致“祸水”倒流,于是顺势操纵汇率,导致外汇市场波动性加大,赚钱更容易。如索罗斯在最近一段时间就抓住了日本政府急于干预汇率,希望日元走弱的心态,大肆地做空日元,短短一个月获利十几亿美元。

  严格地说,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管理当局实行弱势汇率政策是情有可原的,因为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汇率水平都存在高估问题。汇率是什么?是国际间劳动力价值比较的尺度。西方国家的劳动力价值普遍存在高度问题,汇率自然被高估。

  但是,由于现代市场经济劳动力价值的弹性很大,劳动力价值溢价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忍受较高的汇率。同时必须承认,较高的汇率水平可以交换到更多的资源和财富。因此说,汇率是双刃剑,高有高的好处,低有低的长处,有的国家希望低汇率水平,有的国家希望较高的汇率水平;甚至有的企业希望维持低汇率,有的企业希望高高汇率。

  真是众口难调。最典型的汇率内部之争表现在欧元区,以德国为代表的劳动力附加值较高的国家可以容忍欧元较高汇率,甚至希望欧元适度地升值,但以法国为代表的传统实体经济国家,由于劳动力价值的附加率水平较低,因此希望欧元汇率走弱。欧元区内部国家的汇率之争,最终将导致欧元区很难克服的大矛盾。

  但对西方国家整体来说,相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它们的汇率都存在高估的现实,具体表现就在于它们传统实体经济中诸多产业相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竞争力越来越低,因此不得不纷纷采取超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实体经济。

  有些经济学家将西方国家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理解为发动货币战争,而在我看,超宽松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甚至很可能是一枚苦果。可以预计,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必将导致流动性泛滥,导致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很可能是实体经济没有复苏,资产泡沫却已经导致金融体系崩溃。

  为什么我在《老何谈人民币》一书中强调传统经济学需要创新,其中一个主要的论据就是货币政策往往与货币政策当局的愿望脱节。在传统经济学的逻辑链中,往往将货币政策宽松与经济刺激联系在一起,认为释放流动性将导致贷款更容易,实体经济可以加快发展,根据这个理论,各国货币当局对超宽松货币政策往往采取容忍态度,不仅容忍本国货币不断地贬值,同时也容忍别国货币也可以适度地贬值。

  比如美联储连续地推出QE1、QE2、QE3,以及欧洲央行推出所谓的OMT--即无限制地购买欧元区各国政府债券,同时放宽抵押条件。由于它们超宽松在前,因此也很难批评日本跟进--本周G7会议和G20会议都不得不对日本政府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采取容忍态度。大家都超宽松,都希望自己的货币汇率适度地贬值,结果你先贬值,它后贬值,最后等于回到原点,只能无限期地维持超宽松,甚至更加宽松,结果是西方国家货币汇率集体贬值,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不得不升值。

  而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采取超宽松货币政策,这个世界所有的货币都将贬值,大宗商品市场和资源品市场包括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维持超级大牛市,将泡沫越做越大,直到崩溃。实际上,希望货币贬值刺激经济往往事与愿违,传统经济学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刺激本国经济,但仔细地分析,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的利弊参半,甚至弊端明显的。

  货币贬值,流动性泛滥,未必实体经济能够获得更多的流动性,由于虚拟金融市场的存在,而且虚拟金融市场的波动幅度很大,获利机会更多,因此流动性往往先去虚拟金融市场,未必能够刺激实体经济。比如美国已经连续推出QE1、QE2、QE3,经济仅仅实现了温和复苏,而且其复苏最快的还不是传统的实体经济;欧元区近两年来放出的流动性比美联储更多,但欧元区国家的实体经济贷款量并没有显著的增加,相反,却因为汇率市场混乱,导致实体经济无所适从,亏损面还在扩大。

  更坏的结果是,美联储做初一,欧洲央行做十五,日本政府是初一十五一起做,最后英国央行可能更宽松,于是导致西方国家货币竞争性贬值,最终会导致汇率大战,恶性循环。当然,目前距离“货币战争”还很远,各国政府还处于干预汇率阶段,各国货币也处于“公允价”区间内。

  问题是干预若没有效果,会不会出现操纵汇率的现象,本周末闭幕的Q20会议没有指责日本,实际是提高了对政府操纵汇率的容忍度--未来一段时间,西方国家汇率水平的剧烈波动是可以预期的。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