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欧盟宣布,将全面禁止进口含环境激素的纺织产品。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出口欧盟又将遭遇一道“门槛”。事实上,来自中国纺织联合会的信息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召回案件频发,1-9月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PAPEX)对华纺织服装产品发出通报236起,比去年同期增长81.54%。
纺织服装中的环境激素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最新公布消息指出,欧盟明确禁止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和壬基酚(NP)在纺织生产行业中使用。欧盟将全面禁止进口含环境激素的纺织产品,这一政策让出口欧盟的纺织服装产品遭遇一道新“坎”。
目前来看,国内对于NP/NPE使用并未有明确的限制政策,仅停留在进口方面的限制。环保部门限制政策出台后,国内NP进口量出现明显下滑。如下图所示,国内表活2007-2011年进口量出现明显下滑局面,2011年进口总量20.3万吨,较2010年下滑13.28%。
但是,进口方面受限推高了国内NP市场价格,利润驱使下国内工厂产量增加补进进口缺口。近几年国内NP产量出现明显的增幅,因此导致国内NP的使用量并未有大幅度的下滑。如下图所示,进口份额的变化给国内工厂带来一定契机,2009年国内NP/NPE产量占国内表活总产量的4.55%,而2011年比重则上升至4.68%。
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纺织服装企业不要因遇到这道“坎”而轻易放弃欧盟市场,要想方设法积极应对。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加强对原辅料源头的控制,采取清洁生产技术,还要逐步用生态环保的表面活性剂替代NPE,摒弃水洗涤纺织品的方式。
据悉,欧盟地区与国内出口产品标准不接轨成为国内纺织品出口遇到壁垒的主要原因。那么寻求环保型替代产品则将成为下游工厂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据卓创统计,替代产品分别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异构醇醚、烷基糖苷等。且随着国内下游工厂对环保问题逐渐重视起来,国内异构醇醚的消费量在近几年出现了明显的增幅。
长远来看,国内纺织品出口标准将逐步与国际接轨。且近期国内市场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热度依旧高涨,表活市场面临大范围的生产改革。但下游作坊式生产企业居多,市场依旧面临一定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