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信息化发展,提高网站服务水平,即日起我司将对轻纺原料网平台进行升级改版。自3月10日起,网站将取消会员注册功能,原注册会员的商铺、发布的产品也将于3月10日起失效,需要进行数据备份或转移的,请于3月10日前完成迁徙,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轻纺原料网的关注。如果您有疑问或对本平台有建议或意见,欢迎拨打0575-85751718。

2006年运营至今

18282

分类导航
轻纺新闻

海南黎锦织绣技艺“靓”相丽水世博会

 发布时间:2012-07-17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你们来自中国哪里?”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海之恋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两名妇女头戴海南黎族不同方言区的头巾,身着不同黎族服饰,席地而坐,现场演绎黎锦织绣技艺,吸引了不少韩国参观者驻足询问。
  这两名阿姨叫刘香兰、荣亚美,分别来自海南岛五指山市和乐东黎族自治县,随着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海南活动周7月15日绚丽启幕,她们也登场演绎黎锦纺织技艺。
  黎锦纺织技艺,是海南岛黎族妇女世代相传的古老染织技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香兰、荣亚美被认定为海南仅有的两名国家级黎锦纺织技艺传承人。
  今年已四十有余的刘香兰,逢人问话便满面笑容作答。她告诉记者,她来自海南五指山黎族杞方言区,13岁开始随母亲学习织锦技术。“前年上海世博会,我们现场展演时,也受到各界关注。”她说,现在不仅自己掌握着织锦技艺,还带了五六十名学生,教她们黎锦织绣技艺。
  另一边的容亚美不断埋头“飞花”,一边说着浓重海南口音的普通话。今年57岁的她第一次走出国门展演自己的绝活,“我们是属于黎族哈方言,织锦工具与杞方言不同,需要长长的31根竹签押线。”8岁起学织黎织的她,一边与记者说着话,一边熟练地“挥舞”着大竹刀、小竹刀,几根黄、紫等不同颜色的线,在一穿一压中渐渐形成哈方言区独特的符号--“万字图”。
  怀抱孩子的韩国丽水市民朴敏智,看到现场织锦演示不断称赞,“我们到北京旅游时,在电视中看到过黎锦,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艺术。”她不停地向旁边的翻译发问,还“咔咔咔”按着手中的相机。站在一旁的李熙真,拿起边上的一只黎锦手机袋看了看,便掏出2万韩元买下,高兴地转身离开。
  海南省文体厅相关官员介绍,目前海南已有9000多名黎族妇女学会手工织黎锦技艺,其中有13人被认定为省级黎锦传统纺染织绣传承人。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关于TBS人才招聘联系我们法律声明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