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棉花交易市场7月底将开业 未来五年计划成交300-500万吨
发布时间:2012-07-1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作为用棉大省的河南,又多了一个棉花现货交易平台。
7月5日,从郑州棉花交易市场了解到,历时两年的筹备,郑州棉花交易市场内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毕,交易系统成功地进入试运行阶段,人员全部到岗投入工作,7月底,郑州棉花交易市场将正式开业。
“郑州棉花交易市场的建立让河南的棉企有一个选择棉花的机会和渠道,对于搞活市场流通是很有帮助的。”河南纺织行业信息协会秘书长李秀明表示。
郑棉期货价格影响扩大
目前,河南省拥有纱锭1800万锭,处于全国第二的位置,纺织企业有1400家左右,全省纺织业年用棉260多万吨,占我国纺织业全部用棉量的25%。
可就是这样一个用棉大省,因为棉花难找,一直成为纺织企业心中的痛。一些大型纺织企业在新疆等棉花主产区建立原料基地,但是对于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全国跑、到处找”已成常态。
棉企供销信息不对称、纺织企业棉花物流成本加剧,一度成为纺织企业的一个心病。
2010年,疯狂的棉花行情也曾经一度让河南纺织业“内忧外患”,在棉花定价方面没有话语权的中国纺织业终于尝到了棉花暴涨暴跌的“苦头”。
“在纺织业这个产业链中,棉花是源头,只有掌握原料成本才能控制利润。”这曾被不少纺织企业视为共识。
除了棉花现货交易平台,棉花期货的作用也开始增强。在2010年至2011年的棉花价格过山车行情中,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以下简称郑棉期货)逐渐摆脱美棉期货的影子,开始走出独立的市场行情,对棉花定价能力的作用逐渐增强。
业内人士指出,郑棉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初步得到发挥,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市场功能初步显现。最近两个棉花年度的棉花期货更呈现出进一步活跃的态势,成交量、持仓量也持续性稳步上升,棉花期货价格运行的平稳性和高效性,使郑棉期货对国内外市场影响力逐步加大。
“郑州价格”话语权待稳固
国字号的政策为郑州棉花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基础。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推进郑州等地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同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支持省供销社豫棉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建设郑州棉花交易市场。
河南省棉花协会副秘书长魏勇介绍:“建立棉花现货交易市场,并通过市场的有效调节,使购销良性运行,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纺织业的发展。”
在郑州棉花交易市场总经理范国忠看来,郑州棉花交易市场不仅是为河南的纺织企业服务,还要和郑州期货交易市场交相呼应,以“郑州价格”作为全国棉花价格的风向标。
多轮驱动优势凸显
从5月20日至今,郑州棉花交易市场先后在南阳和开封进行了两场推介会。据了解,郑州棉花交易市场发出会员邀约200家,与市场正式签订协议的企业已有80家,这其中就包括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纺)。
作为国有大型纺织企业,新纺50%以上的原料采用新疆棉,供应部部长鲁西平告诉记者,尽管公司在新疆建有原料加工基地,但仍希望通过郑州棉花交易市场这个本地化的现货平台拓展原料采集空间、节约企业成本,同时,也希望充分利用这个现货平台进行融资。
郑州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为郑州棉花交易市场拓宽了辐射范围,也成就了郑州棉花交易市场其便捷的物流服务。目前,郑州棉花交易市场自有物流配送体系已经建成,已与包括河南豫棉物流有限公司在内的6家专业性物流公司签订物流专项配送协议。
范国忠介绍,要把郑州棉花交易市场打造成为交易平台、物流配送平台和融资平台,下一步要把交易品种丰富起来。
据了解,郑州棉花交易市场计划两年内成交量达到20万吨,未来三到五年则计划达到300至500万吨的成交量。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