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产品插上翅膀--鞋服品牌:从景区推广手法中学思路
发布时间:2012-05-04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美丽的阳春三月,笔者去了一直向往的闻名中外的“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和阳朔,在饱览桂林阳朔秀美风光及品味人在旅途的独特感悟洗礼体验外,我更感激的是景区和景区的商业运作带给我一些对于品牌、商业经营运作的感悟。
给产品插上故事翅膀
纵观每个景区必有故事,甚至在同一个景区里针对不同的一景一物都创造了不同的故事。因为故事吸引游客,因为故事打动游客,每一个景区都围绕着不同的故事在大做文章。景区的故事性让我感悟到:鞋服企业要学会塑造产品的故事性,打造有故事性的产品。
在产品故事塑造上值得称赞的是福建七匹狼企业,七匹狼在产品故事这块一直做得非常有前瞻性、坚持性和成功性(推出过三防裤、多彩T恤、双面夹克、撼动风衣)。另外,柒牌中华立领、九牧王的西裤专家等也归属于产品有故事,在日益同质化的鞋服竞争格局中,老企业怎么突破瓶颈,新企业如何异军突起,我认为可以从塑造有故事产品上杀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抓抢先、抓终端、抓重点宣传
朋友说其实阳朔的山水景色一直比桂林美,但是因为桂林开发、宣传都比阳朔早,因此外地人就牢牢记得这个景点。仔细思考朋友的话非常有道理,作为每一个去桂林的外地人肯定都会去象鼻山,因为在我们从小的记忆中,去桂林就必须去象鼻山,赏个景、拍个照,才不枉来桂林一游,以及证明自己真的来过桂林。这就是我们牢牢被植入“到桂林看山水=必须到象鼻山看山水”。
回归鞋服企业,同样的营销法则一直在上演,很多企业有好的产品,也有故事,但是在推广上落后竞争品牌一步甚至多步,很多企业投入物力人力创造了有故事的产品,结果那些故事一直在企业自己内部流传和传说,一直不舍得在推广投入上和终端表现上抢占消费者。这个就好像桂林的象鼻山,为什么身为游客的我不爽,因为终端表现太差了,桂林象鼻山要经久不衰其实是有办法的,在水的高度和周边景点以及特色服务上多做文章。
这也是很多隐形冠军鞋服企业貌似没有做什么广告,但是一直销售非常好,因为人家终端表现(店铺形象设计、空间动线规划、货品陈列、导购员形象规范、终端服务规范技能等)非常出色,反之有很多鞋服企业以为有品牌、产品有故事,广告也轰炸,结果业绩也不好或者部分企业是一开始猛开店,后面慢慢关门歇业。追溯的原因就在于终端展示和管理不善甚至一塌糊涂惹的祸,除了抓品牌推广抢先,强抓终端,是鞋服企业必须引起高端重视工作。
产品塑造找特点亮点
这次旅游带给我一个特别深刻的感悟是鞋服产品有二大塑造推广途径:
手法一是利用产品原汁原味、独有可见上做文章,例如桂林的“二江四湖”和阳朔的“过龙河”和“聚龙潭”三个景点源于独特的喀斯特山、清澈的水、天然溶洞“产品本身真正独有可见、原汁原味”的让我感觉消费非常值得和物超所值。
手法二是如果这个产品没有独有可见以及原汁原味塑造点时,企业方要在产品塑造推广上要善用名人名事进行包装塑造和推广。例如桂林“靖江王府”是曾经把手一方靖江王的府邸;阳朔的“印象刘三姐”因为有刘三姐和张艺谋名人名事;还有阳朔的“世外桃源”因为有陶渊明以及《康美之恋》这个康美药业出的广告在刺激和吸引着外地的旅客。
这两大产品塑造推广手法,我个人感觉适合鞋服企业在产品和品牌营销上值得借鉴,当然能够二合一最好。那品牌、产品的设计包装以及产品塑造和推广就可以深入人心,在门店的卖场门店设计、陈列布局设计上、销售人员的工装、销售话术上就更有文章可做。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