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棉购销偏向买方市场 下游消费低迷
发布时间:2011-11-12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自收储成交以来,湖北在内地交储比例稳居首位。当地企业为防范风险,选择1/3皮棉锁定收储价格,确保基本利润;1/3根据后市,慢慢交储;剩余做期货或电子撮合业务。总之,在当前环境下,皮棉购销越来越偏向买方市场,市场行情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防范风险,把握时机的意识值得考虑。
11月10日,国际棉花指数(SM)114.77,跌44点,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8949元/吨(按滑准税计算,汇率按中国银行中间价计算,下同);国际棉花指数(M)112.37,跌40点,折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18557元/吨。
11月11日,受ICE期货大涨影响,进口棉中国主港报价大幅反弹,除西非棉和印度棉价格稳定以外,其余品种均上涨2.25美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如此大量的采购固然和国际棉价下跌、纺织企业年底集中使用剩余配额采购有关,但也有人认为这与政府适时收储外棉脱不了干系。在中国采购为国际棉价提供支撑的同时,下游消费低迷也会抑制棉价的上行空间。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