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ICE评论:棉花期货刷新内战后新高 因担忧供应吃紧
发布时间:2010-11-03 00:00 来源:TBS信息中心
据11月2日消息,ICE棉花期货周二再度刷新140年来新高,超越了10月26日触及的纪录高位水准,因担忧供应吃紧,且隔夜中国棉花价格猛涨。
12月棉花合约触及5美分的日内涨停板,至每磅1.3426美元,当日上涨3.9%。周三交易所的日内涨跌停限制将扩大至6.00美分。3月棉花合约同样收高5.00美分,至每磅1.2945美元。
今年迄今为止,棉花期货表现最为抢眼,盖过了金市和小麦(2553,-20.00,-0.78%)期货的表现。
10月份棉价上涨逾20%,而自7月初以来,价格涨幅接近85%,因供应大国中国天气恶劣且巴基斯坦遭遇洪水。
推动期价周二上涨的因素来自于第二大生产国兼出口国印度。该国纺织品部长表示,印度不愿批准出口更多的棉花,并将首度测量该国棉厂是否拥有足够的供应。
服装零售商已经宣布明年起服装价格上涨。
市场交投依然清淡,截至1922 GMT成交量为19,369手,约较30日平均值25,786手减少三分之一。
分析师预期,美国1887万包棉花产量中,已经售出80%左右。其他中亚和巴西等大型生产国,同样出售他们的棉花。明年春天料将出现供应短缺。
商品经纪公司VIP Commodities的棉花分析师Lou Barbera在谈到棉花价格大涨时表示,“市场上缺乏棉花供应。”
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指标5月期棉合约周一最后交易时报每吨28,770元,盘中触及28,900元人民币的历史高点。
美国和中国交易所未平仓合约量从9月初开始大幅增加,反映出投机客大量参与其中。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在一份日报中称,“中国棉花价格持续强劲仍是全球价格最为重要的支撑因素,目前看来价格还没高到足够影响消费的地步。”
Cotlook A指数周二报1.47美元,较纽约棉花期货的升水接近13美分。通常升水为6-8美分。
Barbera认为,只要现货价格,尤其在头号消费大国中国,较ICE基准合约处于大幅升水状态,那么期货价格将继续扬升。
订阅轻纺原料网
每天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形势、原料价格行情
微信号:tbs2007
